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合力向新 共生共融 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启用
2024-11-09 15:55:4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藤 责编:冯薇薇

  11月8日,在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之际,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正式启用。这一平台的建立,是东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全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举措。它标志着东莞在媒体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启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合力向新 共生共融 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启用

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正式宣告启用 供图 东莞市委宣传部

  打造媒体融合新生态

  近年来,东莞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已建立起由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发布”和35个园区、镇街融媒体中心组成的“3+3+32”东莞融媒集群,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发声、同频共振的大宣传格局。为进一步提升融媒集群的高效运作,东莞持续完善集群工作运行机制,围绕集群各成员策、采、编、发、审、馈的业务流程和在技术应用的共性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市级统筹,加快建设市融媒体技术平台,搭建市直媒体和园区、镇街融媒体中心协同生产的载体,推动全市的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加快集聚,打造东莞媒体融合新生态。

  此外,技术平台将发挥宣传资源聚集地和枢纽的作用,实现全市重大主题宣传同频共振、一体联动,通过融合传播,形成宣传的集聚效应。积极对接中央、省级技术平台以及“学习强国”平台,将东莞精彩故事和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深更远。

  为加强融媒体技术平台的统筹、协调、调度、管理功能,东莞创新设立市镇一体融媒轮值机制,依托平台的技术功能,强化选题联动,推动市直媒体与园区、镇街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开展联合策划、协作生产,支持自下而上的报题及自上而下的任务分配。

  推动媒体融合走向纵深

  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的启用,是东莞加快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关键一步。平台内已集成了智能采编工具,为融媒集群各成员提升工作效率、加强优质内容生产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数据分析、舆情监测等功能板块,融媒集群成员单位能够及时发现选题线索;而考核管理、资源管理等功能板块,则推动了市直媒体和园区、镇街融媒体中心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构建了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

  融媒体技术平台的启用,将强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东莞加快建设数据化技术底座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媒体融合进一步走向深入。

  创新开展融媒人才队伍建设

  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东莞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今年,东莞将“推进东莞融媒综合改革”作为2024年文化强市集成式改革的七项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市镇融媒体一体化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市级融媒体技术平台,深化市镇两级融媒体在创新内容、拓展渠道、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基层融媒体中心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并促进市直媒体与镇街开展融媒人才队伍共建共管共育,为镇街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开辟职称晋升有效通道。

  同时,东莞还鼓励并促进市直媒体与镇街开展融媒人才队伍共建共管共育,为镇街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开辟职称晋升的有效通道。目前,东莞已成功推动首批7个镇街参与改革,后续将根据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和实施效果,不断优化工作思路、扩大改革覆盖面,并以市融媒体技术平台的启用为契机,优化融媒人才成长机制,提升全市新闻队伍全媒体专业素养,培养契合全媒体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凝聚起全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气神,推动市融媒体中心全媒型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激发全市新闻人才队伍活力,为全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东莞媒体融合硕果盈枝

  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的启用,是东莞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东莞积极拥抱变化,增强“融”的意识,强化“变”的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了一批现象级、爆款类、聚口碑、定印象的传播精品,持续提升全市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在“融”中讲好东莞故事,在“合”中跑出东莞速度。

  从“莞香花开”微信公众号到“东莞发布”新媒体传播矩阵,从“东莞+”和“知东莞”装机量超2000万到“东莞发布”全网粉丝超700万,再到全市融媒体矩阵覆盖用户数超4500万人次,东莞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生产,多平台发布”的传播格局。

合力向新 共生共融 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启用

“东莞+”和“知东莞”装机量超2000万 供图 东莞市委宣传部

  一批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媒体融合作品竞相奔涌,东莞正能量在全国范围内持续传播。东莞经济新闻传播的报道声量年均在200多万,位居同类城市前列,《一个中子与一座城的奇妙反应》《这就是东莞的回答》《勇闯创新无人区》等重磅报道,纷纷亮相重点央媒,引起全国广大网友对东莞发展新动能的热议。《东莞豪迈》系列报道全平台累计传播量超4.5亿,引爆全国舆论场;《我是一名驻港女兵》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东莞能造》网络主题系列传播累计浏览量和曝光度超1亿次;《什么是真正的东莞?》视频号单条播放量破500万,话题曝光量超1亿,重塑东莞新形象。音乐剧《东莞东》,寻找“2亿分之一”,引发全网共情共议,系列活动全网曝光量超过6亿;“金秋进莞来”“东莞草莓音乐节”“东莞烧鹅”等话题全网曝光量超8亿次,30多次登上新浪娱乐、微博、抖音的全国榜、种草榜、热点榜。

  展望未来,随着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的正式启用,东莞将持续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在全市融媒发展中走在前列。东莞将以新平台、新起点为契机,不断凝聚社会正能量,传播东莞好声音,绘就更加精彩的未来画卷。(文 东莞市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