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近年来,广州荔湾东沙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获得感为衡量标准,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依托现有资源,优先满足、服务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
通过改造社区小区楼道、活动场地、绿地道路等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举办各类以老年人、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精彩活动,东沙街道聚焦“民生微实事”,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统筹建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让老年人和儿童享受到更加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随着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推进,东沙街道多个社区迎来了适老化改造的新变化,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目标,推进民生大幸福。
楼道加装为老人出行“搭把手”
11月初,位于东沙街道金宇社区的“楼道加装扶手”项目顺利完成。“那一级级台阶,对我们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真是一个‘难’字,爬楼时经常会担心走不稳摔一跤,那可是大事。”广州秋意正爽,家住金宇社区的陈伯如今下楼纳凉活动方便了许多,“现在有了这扶手,上下楼时我们都能扶一把,省力、安心!”
不久之前,金宇社区东沙大道363号、199号、197号、195号、193号等楼道的原有护栏陈旧生锈且比较大(个别是水泥护栏),同时部分楼道也已出现墙粉脱落、发霉等现象,不利于一老一少上下楼梯扶持。“我有关节炎,楼里的台阶又比较高,以前上下楼梯总是胆战心惊,装了这个扶手以后,心里踏实多了。”看见家门口这细微的变化,社区居民李大爷开心地说。
金宇社区“楼道加装扶手”项目顺利完成
据悉,金宇社区地处东沙街道辖区内中心地段,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小区由61栋9层住宅(121条梯)组成,总人口数10885人,60岁以上老人1957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811人),老年人口多,困难群众多。而社区的楼房都是旧房,上下楼全要爬楼梯。
东沙街道一直在行动。“百梯万人”党旗红旧楼加装电梯书记项目于2018年启动开展,筹备旧楼加装电梯64条,至今金宇社区已投入使用57条,还有部分楼梯因有架空层、1-3楼为商铺、居民筹资困难等各种原因无法加装电梯,给部分老人家上下楼行动带来不便,上下楼困难很早就是困扰社区老人的心病。日前多次开展的“访千家进万户”“百医护老”等行动中,东沙街道金宇社区陆陆续续收集到许多居民想在暂时无法加装电梯的情况下,要求楼道安装扶手的心声,但苦于资金和资源缺乏,社区党委一筹莫展。
而今年东沙街道“民生微实事”项目启动后,金宇社区党委打开路子、抓住时机,线上电话问询、线下入户走访以征集民意,并通过实地摸排调查、因地制宜,了解社情,倾听民意,最终顺利将“楼道加装扶手”项目提到日程上,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这项惠民工程,也把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住户心头的“烦心事”彻底卸下。
楼道加装扶手前后对比图
如今,“楼道加装扶手”项目日前已圆满竣工,预计该项目惠及居民群众约1500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约133人,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约114人。“有了扶梯给街里街坊‘搭把手’,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刘女士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楼梯扶手物尽其用。
活动频频为老少生活“暖心窝”
打造幸福街道蓝本,让“养老”变“享老”。东沙街道适老“小改造”,承载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大幸福”,让老年人的生活少一些“羁绊”,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金宇社区“楼道加装扶手项目”仅是东沙街道深度推进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及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街道各个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党员(群众)志愿服务关爱“一老一小”系列群体活动,如走访探视辖区80岁以上无人照看的独居孤寡老人,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趣谈苏轼、乐读诗词”体验会活动,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和帮助辖区“一老一小”群体。
同时,东沙街道积极探索四社联动模式,充分整合辖内南漖联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社工组织等资源,依托办公场所、社区口袋公园、文体用地等场所,构建关爱儿童成长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贴近自然的文体活动空间、建设保障儿童安全的成长环境共4000平方米,积极打造“党建+儿童友好”融合发展“幸福圈”。在南漖社区,努力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图书角服务功能,配置历史故事、儿童读物等2500余本,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积极营造“书香南漖”社区,以民生实事提升社区“幸福指数”。
今年东沙街道关爱困境儿童(青少年)慰问活动频繁举行,让社区关怀主动靠近儿童、青少年群体。如儿童保护月期间,东沙街道社工站联合东沙街道办事处、东沙街道妇女联合会,面向东沙街14岁以下的困境儿童开展了主题为“浓浓关怀,情暖童心”的慰问活动,此次活动既为困境儿童家庭创造欢乐的亲子时光,也让困境儿童家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在畅享亲子时光——“微心愿,童游正佳”活动中,东沙街道社工站联合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正佳慈善基金会等单位引导家长使用积极、正向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此外,东沙街道社工站还与新东小学、养和怡老院合作,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志愿服务机会、让青少年增加对社区的认识,同时也为生活在院社中的长者送去关爱与祝福、为他们带去活力与色彩。
东沙街道社区关怀儿童、青少年群体
“安心电”民生建设有温度
“修出个未来——粤晖义修进社区”活动也随着东沙街道“民生微实事”推出并启动。据了解,家电维修的需求在老年居民中尤为显著。此次活动服务对象优先考虑困境家庭、独居长者等特殊群体,邀请专业的家电义修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家电维修服务,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
聚焦群众安危冷暖,东沙街道注重特殊群体个性化需求,让民生建设更有温度。通过走访,东沙街道了解到金宇社区孤寡特困80岁老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因其居住房屋建设年限久远,家里用电线路杂乱、老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托“民生微实事”项目,东沙街道为其免费开展居家用电检修、老化用电设备更换、新热水器加装等安全改造。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帮我把电路修好了,现在不用再担心用电起火,可以放心用电了。”袁大爷看到改造好的电路展开笑颜,竖起大拇指点赞。经过整改后,大爷家中老旧电线“换新衣”,电线走线规范整齐,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生活环境。
暖心服务敲开村民“幸福门”,东沙街道通过一件又一件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陪伴温暖过冬。民生“微”实事项目得到了街坊们的肯定,让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袁大爷家中电路改造及热水器安装
据悉,东沙街道先后投入约368万元正在开展实施41项“民生微实事”项目,目前已陆续完成。东沙街道将继续聚焦能抓得住、能抓得出成效的实事,以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有力举措,推动辖内人居环境更好、城区环境质感更高、居民群众生活更优。(文 车园元 黄泓 供图 东沙街道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