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的气息浸润深圳街头,明媚的多巴胺穿搭成为深圳人的穿搭新灵感。深圳龙华大浪时尚小镇,没有巴黎的浪漫风情,没有米兰的悠久历史,经过短短十几年发展,成为了深圳时尚文化的闪亮名片。
深圳龙华大浪时尚小镇
产值超百亿
作为“世界级时尚小镇”创建试点、龙华区七大重点片区之一,大浪时尚特色小镇聚集了玛丝菲尔、影儿、艺之卉等大批中国头部女装时尚企业,年产值达百亿元。
玛丝菲尔大厦
同时还建成卡尔丹顿、梵思诺、曼其、奔霓诗、沐兰等19个产业园区,超过八成的小镇时尚服饰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累计入驻时尚企业700余家,深圳时尚产业破圈出海,大浪时尚小镇发挥了极大作用。
从高端定制大牌到知名快时尚品牌,从女装、男装到鞋履、配饰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品牌矩阵,承包了不少时尚人士的日常穿搭,顾客喜欢的时尚风格服饰,都能在这里找到。
众多时尚品牌是大浪时尚小镇的硬实力
从大浪时尚小镇出品的服饰,早已通过跨境电商等方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众多时尚品牌是大浪时尚小镇的硬实力,那么时尚设计人才力量就是小镇蓬勃发展的源泉。
作为引领国内潮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设计高地,小镇引进赵卉洲、刘勇、毛宝宝等9位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黄刚等30位“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和“光华龙腾奖”获得者龚航宇等一批业内顶尖设计人才,拥有国际和国内服装设计师、商品陈列师等创意人才近千名,每天出品的创意单品,引发了不止一次的抢购热潮。
不少来自大浪时尚小镇的本土设计师,带着极具风格的原创服饰作品亮相国际舞台,向世界时尚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强大的品牌聚集效应、完善的产业园功能、高端的时尚定位以及广阔的海内外消费市场,不知不觉间,大浪时尚小镇已成为深圳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磅时尚活动不断
4月,2025年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在意大利米兰完美收官。自4月9日盛大启动以来,这场时尚盛会凭借其独特魅力与多元文化碰撞,吸引了全球时尚爱好者、行业精英以及媒体的目光,成功搭建起中意时尚产业对话的新平台,为全球时尚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持续14届的“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不仅是一场精美绝伦的时尚美学盛宴,也是中国服装领域极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专业赛,挖掘设计新星,激发设计师创意潜能,助力越来越多优秀人才走向更远更高的舞台。
此外还有龙华·华为时尚产业数字化转型峰会、龙华时尚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大浪杯”百人时尚实景大秀暨时尚品牌消费季等诸多重磅活动轮番上演,对接国内外时尚资源,举办国际时尚论坛,搭建数字化平台,将“大浪时尚”这一名片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或许有人会觉得时尚只是流于形式的装饰,而大浪时尚小镇则会用实力告诉你,科技赋能时尚才是正确的时代发展方向。
CHIMER AI 发布会
早在2022年,大浪时尚小镇就和华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依托时尚产业数字创新中心,助力玛丝菲尔、赢领智尚等23家小镇内时尚企业在“研产供销服”等全方面实现数字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此外,深圳市厚时人工智能有限公司在大浪推出了专注在服装设计领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科技+时尚”“人工智能+”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探索方向,也寓意着小镇服装设计和生产行业迎来智能化新时代。
放眼整个大浪街道来看,数字经济发展蓬勃,在全区首屈一指,产业规模超过599亿元,5家企业获评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标杆,数量全区第一。
与此同时,龙华的低空经济腾跃而起,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区超三成,其中规上产值规模超过40亿元,创新打造“低空+”商业新场景。
这些新兴产业背后的科技含金量十足,与大浪时尚小镇的时尚产业深度融合,将率先推动升级转型和提质增效,曾经在小镇定制生产一套服装,约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而今,一台3D定制量体仓让定制服装的生产周期缩短到1天。从1个月到1天,变化的背后是服装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飞跃。
未来深圳人在网络平台选择面料、款式、颜色定制专属服饰,当天就有无人机配送到家,也不再是不可能。
大浪作为龙华区新兴产业高地、时尚产业新城,一直备受官方政府重视,2024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推动现代时尚文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颁布实施,将全面优化产业创新环境,为高层次、高技能的时尚相关人才提供多种补贴、奖励和政策支持,同时大力培育出一批动力强劲的现代时尚和文旅产业,促进全行业向着国际化、品牌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从DeepSeek的爆火到人形机器人备受追捧,未来科技的颠覆与变革就在眼前,而大浪时尚小镇将站在产业未来的道路上,用科技重新定义时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对于龙华和大浪时尚小镇来说,也是砥砺前行,奋斗逐梦的一年。不过短短几年发展历程,龙华已将大浪打造成中国“数字+时尚”融合发展新标杆,为整个服装设计和生产行业提供了生动丰富的“大浪经验”。
龙华的时尚之旅还在继续,世界级时尚产业聚集新高地的建成就在未来的不远处。(文/图 龙华重点区域中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