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2025大湾区国际女装展览会(BIRD)正如火如荼进行,一场高质量时尚产业推介会掀起“热浪”!“浪涌湾区·时尚领航”大浪时尚小镇产业推介会暨第十四届“大浪杯”优秀作品发布秀热烈开启。本次活动以展、秀、会形式全面联动大浪时尚小镇产业实力,充分利用2025大湾区国际女装展览会(BIRD)专业观众优势,进一步扩大小镇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尚影响力。
活动现场
在2025大湾区国际女装展览会(BIRD)开展首日,34000平方米展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家优秀女装品牌展位前人潮如织、摩肩接踵。大浪时尚小镇是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世界级时尚小镇创建试点,以时尚产业为核心,集产、城、人、文、旅为一体的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伟良,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屈飞,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妍妍,深圳市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以及行业协会、龙华区各相关部门领导、BIRD 展重要合作伙伴代表、品牌企业负责人、专业观众与媒体代表一同莅临现场。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时尚产业澎湃的创新动能。而大浪时尚小镇,正是这片热土上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集群发展的缩影典范。”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屈飞在致辞中说。历经多年精心培育,大浪时尚小镇已从一片服装加工基地,蝶变为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牌孵化、展示发布、商贸流通、时尚文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时尚高地。作为小镇独有IP,“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已经成为培育中国设计力量的“沃土引擎”和“星光舞台”。大赛坚持以东方文化为主线的核心价值,肩负发现人才、引领趋势、赋能产业的使命,如同强劲的“孵化器”“瞭望台”,推动中国原创设计不断攀升。他期待大浪时尚小镇勇立湾区潮头,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打造千亿级数智供应链枢纽,加速新质生产力落地,期望将“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锻造为兼具国际影响力与产业融合力的设计标杆,乘产业东风,燃创意星火,共绘中国时尚席卷全球的壮阔图景。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妍妍表示,作为深圳时尚产业的核心引擎,龙华区始终锚定“时尚产业新城”这一目标使命,以大浪时尚小镇为主阵地,全力构建时尚要素集聚地。“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更是从大浪时尚小镇孵化的时尚IP,历经十四年沉淀,已成为中国时尚设计领域的顶级赛事。当前,大浪时尚小镇正在着力构建世界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策展型时尚体验中心,机遇无限,未来可期。站上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大浪时尚小镇正迎来蝶变的关键期,小镇诚挚地邀请全球时尚力量携手共进,以匠心雕琢小镇肌理,以科技织就时尚霓裳,共同书写大浪时尚小镇新篇章,共同缔造龙华时尚产业新辉煌!
在“创新之都·时尚新城龙华区时尚产业投资环境推介”主题分享中,深圳市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党组书记李胜军详细为现场观众介绍深圳市龙华区多领域的“拳头”优势。
活动现场
龙华区凭借其卓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产业区域及广深港创新走廊的门户节点。2024 年,龙华区GDP突破3154.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500亿元,成功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0位。
位于龙华区西北部的大浪时尚小镇是现代时尚产业的核心区,规划面积 11.97平方公里,产业核心区1.08平方公里,拥有22个时尚园区,超700家时尚企业与300个自主品牌。小镇凭借浓厚的时尚氛围,举办深圳米兰双城时尚周、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等活动,成为国际化时尚高地。同时,小镇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其中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赵卉洲、刘勇、毛宝宝、罗峥、刘薇、计文波、武学伟、武学凯、李小燕9位,“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彭晶、黄刚、赵亚坤等30位业内顶尖设计大师,形成了以“金顶奖”大师为引领、以“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为中坚力量、以“青年设计师”为新锐力量的多层次设计师人才体系,不断激发人才、品牌与产业优势。
活动现场
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小镇核心区内规划了22个产业园区,其中19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吸引了众多知名时尚品牌入驻。2024年,小镇“四上”企业合计314家,总产出534.23亿元。龙华区通过高规格打造“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等本土赛事IP,坚持“以赛引才”“政策引才”,为金奖获得者提供最高60万元的奖励。同时,龙华区还优化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机制,推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管理办法,为时尚创意类A类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240万元奖励,并制定推动现代时尚文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全方位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文/图 龙华重点区域中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