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九届深圳食品安全论坛(2025)在深圳召开。论坛以“食品安全全链条协同治理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组织及发达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代表、科研院所的专家代表及相关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为筑牢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智慧与力量。

第九届深圳食品安全论坛举行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司光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对于推动落实全链条监管各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协调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地的协调联动,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好强化全链条监管的各项举措,也希望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组织加强自律,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新闻媒体做好舆论监督,大家同心携手、凝聚合力,共同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庞大春表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在智慧监管、社会共治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全省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期待通过与会各位嘉宾的深入研讨和智慧分享,能够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带来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晋周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与发展大局。作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每日食品销售量超2.3万吨的超大城市,深圳始终坚持“四个最严”要求,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不仅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更实现连续10年在广东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获评“优秀”的佳绩。“圳品”品牌越擦越亮,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越拎越稳。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年度重要活动,本届论坛延续了“科学专业、求真务实、广泛参与”的理念,搭建开放协同的交流平台。院士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谯仕彦,以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潘灿平等分别围绕食品领域重要议题、我国畜牧业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科技+标准化赋能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等内容发表主题演讲,立足行业前沿与战略高度,为食品安全领域跨界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主题演讲环节围绕多元实践与协同治理展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前主席阿维洛・欧琴・皮尔内、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首席医生傅玉清、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食品安全厅风险传达处特级技术员李淑贤,以及来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嘉宾代表,先后从政策解读、技术创新、产业实践、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结合国际视野与国内实践,围绕食品全链条监管、标准化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共治共享等展开深度交流与经验分享。
圆桌讨论环节,邀请政企学界代表围绕“合规管理助力食品产业全链条协同治理”展开探讨,为行业合规建设与协同治理提供实践参考。此外,论坛现场还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咖啡、可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品牌塑造及食品安全等核心领域,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创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面对市民的新要求、新期盼,以人民满意为要求,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文/图 张远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