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向新图强,以质取胜。2025年,新年伊始,“新”字如和煦春风,轻抚广东这片创新热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岭南大地处处可见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实践,处处可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国际在线广东频道特别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广东向“新”而行》,深入探访广东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效,记录传统产业的焕新之路,见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崛起之势。让我们一同感受,广东以“新”为笔,绘就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画卷。
面对超大城市“垃圾围城”的严峻挑战,广州通过自主创新的技术革命等多维度探索,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破局之路。其中,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环投集团”)自主研发的“宽适应性垃圾焚烧机械炉排炉成套设备”,不仅突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局,更以“宽、高、低”三大核心技术特点,将垃圾转化为绿色能源,助力广州于2021年10月在全国超大城市中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这一技术热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30%,烟气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相关成果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从日处理垃圾超3万吨,到设备销往茂名、肇庆、山西等地,再到吸引50多国代表团考察,广州环投集团以新质生产力书写了“无废城市”的中国方案。未来,这家企业正带着自主技术竞标澳门、布局越南,让“中国智造”的绿色基因走向世界。
打破技术桎梏: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逆袭
“过去,国内垃圾焚烧设备长期依赖欧洲进口,成本高昂、售后滞后,甚至无法适应中国垃圾特性。”广州环投福山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党总支部副书记万义安在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接受采访时感慨道。面对这一困境,广州环投集团选择了一条自主创新的突围之路。
早期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多从欧洲引进,但国内尤其是南方城市的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进口设备“水土不服”,导致焚烧效率低下、运营成本攀升。为破解这一“卡脖子”难题,广州环投集团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历经十余年技术攻关,从消化吸收国外图纸起步,逐步实现国产化设计、制造,最终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宽适应性垃圾焚烧机械炉排炉成套设备”。这一突破不仅将设备成本降低约60%,更填补了国产大型焚烧炉排技术的空白。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式炉排焚烧炉 供图 广州环投集团
“自主研发的核心设备彻底摆脱了进口依赖,让我们掌握了技术主动权。”万义安介绍,该设备已在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等项目中广泛应用,并销往广东茂名、肇庆及山西忻州等地。2023年,其技术成果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斩获2024年度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标志着中国垃圾焚烧技术从“跟跑”迈向“领跑”。
释放新质生产力:从三大创新维度解码“广州环投方案”
广州环投集团自主研发的焚烧技术为何被称为“新质生产力”的典范?答案藏在“宽、高、低”三大创新维度中。
“宽”在适应性——设备可兼容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工业高热值垃圾及未分类厨余垃圾等多种复杂成分,模块化设计更使其能灵活适配不同地域的改造需求。“即便是水分含量高达50%的南方垃圾,也能稳定燃烧。”万义安强调。
“高”在效能——通过优化炉排结构及燃烧控制技术,吨垃圾发电量较一代技术提升8%,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0%。
“低”在排放——焚烧产生的烟气需经过“双脱酸双脱硝”工艺处理,即湿法脱酸结合SCR脱硝技术,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万义安还说:“除了烟气处理外,净化后的水可养鱼浇花,炉渣制成环保砖用于市政建设,真正实现‘吃干榨净’。”
此外,园区通过智能焚烧控制系统和精益管理模式,减少约15%运营成本,为行业树立了“高效能、超低排、全循环”的新标杆。
破解“垃圾围城”:从广州样本到全球输出的探索
2018年,随着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下称“福山产业园”)等五个园区一期项目投运,广州的“垃圾革命”逐渐进入高潮。如今,广州环投集团旗下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群总的日处理能力超3万吨,覆盖全市2万余吨生活垃圾产生量,创下三项“全国第一”: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居首、超大城市中首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首个焚烧处理能力保障城市未来发展需要。
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 供图 广州环投集团
“焚烧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围城,还让‘废物’变‘能源’。”万义安算了一笔账:园区年发电量超4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餐厨垃圾转化的生物柴油、渗滤液净化的再生水、炉渣制成的环保砖,更将资源化率提升至98%,形成“无废园区”闭环。
这一成功经验正从广州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福山产业园已接待50多个国家代表团,被多国誉为“绿色发展教科书”。广州环投集团同步加快在国内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在澳门竞标项目、在香港设立公司、在越南布局市场,自主技术设备出口前景广阔。
迈向世界级品牌:从“新”出发书写绿色发展中国答卷
站在新起点,广州环投集团瞄准更高目标。“我们将深化产学研融合,研发磁悬浮雾化器等新一代技术,推动垃圾焚烧向数智化、绿色化升级。”万义安表示。与此同时,集团计划以“技术+运营”模式拓展“一带一路”市场,让中国方案惠及全球。
从破解“垃圾围城”到引领技术变革,广州环投集团以新质生产力书写了绿色发展的中国答卷。正如福山产业园展厅墙上的标语所言:“循环无废,生生不息。”这座“没有围墙的工厂”,正成为广东向“新”而行的生动注脚。(文 车园元 傅细明 朱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