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品读广式生活”研讨会在广州番禺大岭村举行
2025-05-17 17:17:52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赵滢溪

  5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守护古树古村,品读广式生活”研讨会在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菩山书院”举行。岭南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乡村振兴负责人及文商旅经营代表和岭南文化爱好者一起参观了大岭村的历史遗迹,领略该村岭南文脉赓续和广式生活风情,共同探讨如何让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大岭村作为广州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存着完好的岭南建筑群。青石板路、蚝壳墙、红砂岩古桥与百年老榕在这里相映成趣。驻村第一书记苏淑仪介绍,当地采取“修旧如旧”方式保护古建筑,同时举办龙舟文化节等活动,让古村既保留历史风貌又充满生机。

岭南古村焕发新活力:专家共议广式生活与乡村振兴_fororder_23

《广式生活》分享会现场 供图 古岭文旅

  《广式生活》集刊主编、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所所长柳立子以多学科交叉研究视角,解读广式生活方式对城市发展及文化传承的深层价值。广式生活是以广州作为核心的岭南地区纵贯2000多年发展积淀而来的城市生活方式。柳立子称,“广式基因”不仅是岭南文化的名片,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集体记忆,更是留住乡愁和对外传播城市文化的内核,让市民、来穗旅客和海外华人在文化上产生共情共鸣,让广式生活成为广州的最佳定义。

  在广式生活的城市印记中,少不了榕树的身影。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何有贵认为,“榕树记忆”是一代代广府人割不断抹不掉的乡愁,呼吁深度挖掘城市印记、留住乡愁;榕树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命题,更承载了几代人的城市印记,是守护城市文脉的关键。

岭南古村焕发新活力:专家共议广式生活与乡村振兴_fororder_24

古村旧街开发的实践案例分享 供图 古岭文旅

  随后,实践者们在会上分享经验。广东省国资委乡村振兴办庞志雄谈到,乡村帮扶要通过市场化、企业化的方式来运营,特别是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通过乡村文旅资源的挖掘,打造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目前大岭村已形成“静态保护+活态传承”的发展模式,既留住乡愁记忆,又注入文旅新业态,成为广州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专家建议,这种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探索,可为更多古村落保护开发提供参考。(文 徐文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